2025年10月21日至10月22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在沪举行,国务委员谌贻琴21日以视频方式向第23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开幕式发表致辞并宣布开幕。
大会以“聚天下英才、谋合作共赢”为主题,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2600多名外国专家出席开幕式。受主办方委托,我校承办中南大专场系列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出席活动。经济学院承办10月21日下午“数字时代人的发展与社会治理”专场国际交流活动。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刘仁山教授致辞

国际交流部部长胡宏兵教授主持学校开幕式
10月21日下午,学校开幕式与经济学院专场活动如期举行。刘仁山副校长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不仅是一座汇聚全球智慧的桥梁,更是一方促进中外融通、激发思想火花的沃土。期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专家学者汇聚“中南大”,与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学术研究与教学质量的飞跃,促进学校国际化发展,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构建更加多元、包容的教育交流和文明互鉴贡献力量。
学校开幕式后,经济学院“数字时代人的发展与社会治理”专场国际交流活动正式举办。此次活动汇聚了美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瑞典等多个国家的18位国际顶尖专家学者,以及国内相关领域的杰出学者、行业精英等,共同探讨数字时代人的发展路径和社会治理变迁。
经济学院活动由宋丽智副院长主持,石智雷院长发表致辞。在致辞中,石院长首先对不远万里参加活动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全球正经历数字转型,其改变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公平等挑战,介绍学院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新举措与国际合作,期望此次会议能促进交流,助力推动人类发展与完善社会治理,并祝愿活动成功。

经济学院院长石智雷教授致辞

经济学院副院长宋丽智教授主持专场活动
在特邀发言环节,经济学院邀请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勋章获得者、斯坦福大学教授Scott Rozelle带来题为”Development from Infancy to Early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Study in Rural China”的主旨演讲,深入解读在中国农村地区母亲的迁移模式对留守儿童早期发展的影响研究,演讲指出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挑战大,农村儿童认知、语言等发育迟缓率高,即便有教育投入,城乡成绩差距仍大。研究显示25%~50%农村母亲外出务工,其持续迁移对留守儿童认知发展、BMI有显著负面影响且具有长期性。


Scott Rozelle教授演讲
在主旨演讲环节上半场部分,来自意大利罗马一大经济学院的院长Giovanni Di Bartolomeo教授带来题为“The Business Cycle Dynamics and Inflation Persistence: A Regime-switching Perspective”的主旨演讲,以体制转换视角,探究经济周期动态与通胀持续性。法国雷恩商学院的Viatcheslav DMITRIEV副校长聚焦“Experiential learning in AI era”,探讨AI时代体验式学习展开,指出权威聚焦AI素养却忽视认知分工,提出相关待解问题,论证体验式学习必要性并给出其模型。来自俄罗斯国家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BOROKH Olga围绕“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中国:20世纪20~40年代”,分析了早期中国经济教材的发展与传承。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Scott Davies教授带来“Updating and Extending Bourdieu for a Transnational Era: The Case of Shanghai-Toronto Educational Pathways”主旨演讲,立足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教育趋势,聚焦布迪厄理论的时代适配性与实践价值。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教授Orestis Troumpounis围绕“Communic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a unidimensional world”主题,通过理论拓展、模拟与实验室实验验证等方式探究沟通如何让多维观点趋向单维。

罗马一大经济学院院长Giovanni Di Bartolomeo教授演讲

专家精彩演讲瞬间
下半场,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Rima Wilkes教授带来“Which racial disparities matter? A comparison of the cultural and structural paradigms”主题演讲,通过贫困、大学毕业率等案例分析“优势群体”与“劣势群体”的处境差异。瑞典乌普萨拉大学教授Malcolm Fairbrother围绕“Fossil Fuel Production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Per Capita: Comparing and Explaining National Performance”主题,对比中、加、美、瑞典等国1970-2023年人均化石能源消耗排放量,强调全球需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化石燃料丰富国也可探索无化石燃料的发展方式。意大利罗马一大教授Giuseppe Attanasi聚焦“Looking at Creativity from East to West: Risk Taking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Socially and Culturally Diverse Countries”,以法国(西方)和越南(东方)为典型案例,借法属大学系统开展准自然实验,指出整体创造力得分无显著差异,并分析了创造力得分的影响因素。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Guy Stecklov聚焦“Moving ahead, staying behind: Four generations of geographic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850 to 1940”,通过关联1880、1910、1940年全美人口普查数据,探究迁移是否遗传、影响及对不平等的作用。结果显示迁移加剧代际不平等,使迁徙与滞留群体差距扩大。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Jun Zhang围绕“Tournaments with and without Private ”,构建非参数识别方法,指出锦标赛依选手绩效排名颁奖,绩效由努力与随机冲击决定,冲击是否私有对均衡等影响显著。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副教授Mikhail Drugov Plitman聚焦“Tournament Design”主题,指出锦标赛广泛存在于职场、研发、体育等领域,核心是设计奖金以最大化选手均衡努力。


专家精彩演讲瞬间
最后,石智雷院长发表总结演讲。他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感谢,并指出此次活动不仅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也为数字时代下人的发展和社会治理带来新的思路。他诚挚地邀请各位嘉宾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期待未来开展进一步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经济学院院长石智雷教授总结发言
经济学院专场活动引发各专家学者的积极讨论,来自世界各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在多维思想碰撞下获得启发,共享思想的盛宴。活动展示了半岛线上平台在国际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厚底蕴,更有力拓宽了经济学院未来国际化发展的道路。

经济学院邀请专家合影


精彩交流瞬间